在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中,及时发现并修复气体泄漏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安全运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很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
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的正确操作流程,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一、准备工作
1、环境检查
在使用前,确认周围环境是否适合操作。避免强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检测精度。确保检测区域无明显的障碍物或反射面,以免干扰红外信号。
2、仪器状态检查
检查仪器及其配件(如电池、镜头盖、滤光片等)是否齐全且完好无损。确认电池电量充足,必要时提前充电或更换新电池。
3、校准与预热
根据制造商建议的时间间隔(通常每6个月一次),使用标准气体源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开机后预热几分钟,以达到良好工作状态。
二、操作流程
1、开机启动
打开电源开关,等待系统初始化完成。此时,屏幕会显示实时红外图像,操作人员可以初步观察环境情况。
2、设置参数
进入主菜单,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相关参数:
温度范围:调整合适的温度范围,以突出目标气体泄漏区域。
伪彩色模式:选择适当的伪彩色模式,使气体泄漏更加直观可见。
激光指示器:开启或关闭激光指示器,帮助准确定位目标位置。
3、扫描检测区域
使用仪器缓慢扫描待检测区域,注意观察屏幕上的图像变化。气体泄漏通常表现为动态的温度异常区或某种颜色的斑块。对于复杂环境或大面积区域,建议采用分区扫描法,逐步覆盖整个检测范围。
4、识别与标记
当发现疑似气体泄漏点时,暂停扫描并仔细确认。利用激光指示器精确定位泄漏点,并通过内置标记功能记录位置信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其他检测手段(如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进一步验证。
5、数据保存与传输
将检测到的图像和数据保存至仪器内存或外部存储介质(如SD卡)。部分型号还支持通过Wi-Fi、蓝牙等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电脑或其他移动仪器,便于后续分析和报告生成。